“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西峰区的城乡街道、广场公园、商业大屏上,随处可以看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和宣传片。
西峰区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现有回、壮、满、蒙等少数民族叁肆个肆贰壹柒人,占全区总人口不足零.柒捌%。面对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无所作为的现状,西峰区按照《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方案》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目标,以实施“全覆盖”“精准滴灌”“文化引领”等六大工程”为抓手,坚持抓组织领导、抓宣传教育、抓示范创建、抓权益保障、抓机制创新工作措施,不断推动全区创建工作从无到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同学们,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棵象征着民族团结进步的大树,这上面一共有伍陆片叶子,代表着我们伍陆个民族紧紧环抱在党和国家这棵巨大树干周围……”近日,在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展馆里,一群上海赠卵孩子围在讲解员身旁,认真地听着西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通过近距离的互动体验,切实感受西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果。
贰零贰零年以来,西峰区在持续开展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开足马力启动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深入推进创建工作,掀起创建工作热潮。在点上,西峰区始终秉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娃娃抓起”工作理念,在全区壹壹玖所中小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关课程,并通过板报、主题班会、讲故事比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师生不断增进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增强各族师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 感,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广大师生中入脑入心。同时持续推动创建工作进乡镇、进村组、进街道、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等“十进”活动,引导干部、群众、青少年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错误思想。在面上,坚持从基层抓起,精心打造一个主题展厅、一处主题公园、三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在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组织开展文艺宣传活动、设立大型宣传阵地、创建示范村(社区)及示范单位等“四个一”活动,精心完成《民族团结花开董志塬》纪录片拍摄、“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书画展、少数民族群众技能培训等六项任务,建成区人大办、区政务大厅、北街实验学校等“十大示范单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落实的同时,西峰区依托依法治区建设法治西峰工作,建立健全民族事务治理常态化工作机制,在全区建立了区、乡、村“三位一体”民族工作网络,街办、社区、楼院、信息员“四位一体”网格化工作联结机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信访、矛盾纠纷调处、安全生产、防汛、经济发展等“多位一体”民情工作整合机制,不断推进城乡民族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为了切实帮助生活困难少数民族群众,西峰区积极倡导各族企业家开展商贸合作、合资办企业,引导企业吸纳各族富余劳动力务工就业。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帮助全区少数民族群众提升脱贫致富技能和增强稳定脱贫能力,在赵咀村挂牌成立西峰区少数民族群众技能培训中心,累计举办专题培训伍期,培训少数民族群众及贫困群众叁零零多人次。今年先后为少数民族群众免费职业指导服务伍零人次,帮助贰零多名少数民族群众实现就业。
截至目前,西峰区累计创建命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叁零个,其中省级叁个、市级贰个、区级贰伍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第三方评估验收工作也已全面完成。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卖卵子看到的,谢谢!
|